城乡教育差距, 为何集中在小学和初中?
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6:29 点击次数:94
城市的家庭,有学不下去不愿意学习的孩子,但却很少有缺乏管教的孩子,这些孩子不会影响校园风气,但乡镇和县城这样孩子却有不少,自己不愿意学,也影响别人学习,使得校园风气也受到很大的影响。
城市的孩子,父母大多具有较高的学历,也相对具有更多陪伴孩子的时间。相反县城乡镇孩子,有着大量的留守儿童,这些孩子缺乏关爱,往往使得那两个字更为常见,也会更为严重。比如去年那个城市的那个事情。城乡教育第一层次差距,家庭管理上的差距。
城里的孩子,往往为了进入名幼儿园,就开始竞争,孩子基本从懵懂时,就已经开始全力投入,提前学习汉字,学习英语,学习计算只是基本操作,各种培优课程满满当当,生怕错过一个清北苗子,家长一边焦虑,一边享受赢在起跑线的成果。
大城市的学区房,价格很高,大城市的择校费,也很高,大城市的各种早教班培训班老师,收入很高,大城市的学校老师,收入也很高,当然大城市孩子的成绩,也很高。往往会高出乡镇县城的孩子,不止一个层级。
城乡教育的成绩差距,第二个主要原因,就是投入度的差距,整体八九分的投入度,相比三四分五六分的投入度,远远超过思维能力对于成绩的影响。
但在进入高中后,这种外力的差距就明显减小,乡镇县城那些熊孩子分流去了职高技校,给了想学习孩子,更好的学习环境,进入高中学习强度和难度的提升,使得投入度差距也在缩减。县中的优秀表现,不是其学习强度更大,而是相比于小学和初中,和主城的孩子,有了相同的赛道。